提醒:點這里加小編微信(領取免費資料、獲取最新資訊、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?。?/p>

一、教學目標

1.認識分子的基本特征,學會從分子的角度解釋生活中常見的現象。

2.通過小組合作、交流討論,鍛煉團結合作、獨立思考以及語言表達能力;通過自主閱讀,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;通過實驗演示,初步練習實驗觀察、問題分析的方法和能力。

3.通過與日常生活的聯系,激發學習興趣,體驗宏觀現象與微觀世界的聯系,體會化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、化學對生活生產的影響作用,提升化學價值觀。

二、教學重難點

【重點】

認識分子的基本特征。

【難點】

用分子的觀點解釋生活中常見的現象。

三、教學過程

環節一:導入新課

【多媒體播放】緩緩流淌的小溪、奔騰湍急的江河、波濤洶涌的大海。

【教師提問】同學們,無論是小溪、江河還是大海,雖然名稱不同,但是它們卻有著共同的特點,它們都在不停的流動,并且都主要由同一種物質組成,大家知道這種物質是什么嗎?

【學生回答】水。

【教師提問】水是由什么構成的?

【學生回答】水分子。

【教師總結】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構成的,通過視頻我們觀察到水在不停地運動,我們肉眼看不到的水分子是不是也在運動呢?許多物質像水一樣,也是由分子構成的,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,分子又具有怎樣的性質呢?一起進入今天的學習。

環節二:新課講授

1.質量體積都很小

【多媒體展示】展示一段關于水分子的資料。

【教師提問】根據材料內容,一滴水含有多少個水分子?

【學生回答】1.67×1021個水分子。

【教師講授】如果十億人不分日夜的數一滴水中的分子,每人每分鐘數100個,需要數三萬多年才能數完。這說明水分子怎樣的性質呢?

【學生回答】質量體積都很小。

【教師總結】不光是水分子的質量體積都很小,其他分子同樣具有這樣的性質,這是分子的一條基本性質。

提醒:點這里加小編微信(領取免費資料、獲取最新資訊、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?。?/p>